2023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
2023-05-08
来源:
中研网
工业自动化就是工业生产中的各种参数为控制目的,实现各种过程控制,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尽量减少人力的操作,而能充分利用动物以外的能源与各种资讯来进行生产工作,即称为工业自动化生产,而使工业能进行自动生产之过程称为工业自动化。
2023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规划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多样化和定制化程度不断提升,生产环节、工艺难度和制造水平都在相应增加,制造业厂商对产品质量、效率、精度以及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人工操作的误差及安全性风险导致制造业厂商对自动化生产需求强烈。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传统作业模式,加速了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业自动化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控制、管理环节,有效提高了工业企业日常运作效率以及工业生产科学性。
就自动化领域而言,该技术正赋能企业打造不同类型的工作环境。随着新基建的加速推进,国内自动化市场增长较快。据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自动化市场增长率创近年新高,整体市场规模达1529亿元,同比增长26.9%。
最近三年来,中国的自动化行业引来了爆发式增长,各种类型的自动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而且发展势头极其强劲,后续力更是不容小视。同时,工业4.0的时代突然的弯道切入,当我们还迷茫在工业3.0的自动化阶段的时候,工业4.0捷足而来,从某种意味上来说,我们国家正式进入了工业3.0与工业4.0的混合发展时代。
我国的工业自动化行业起步较晚,早期在产品的可靠性上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一些优秀厂商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并借助国内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机床、电子制造设备、纺织机械、医疗设备等领域发展的契机,加快了对国外品牌的替代速度,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95亿元,同比增长1.61%。预计202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976亿元,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2087亿元。
近年来,德国提出了“工业 4.0” 规划,美国提出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日本提出了“创新产业结构计划”,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发展规划,其共同点是充分运用物联网、5G 通信、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无人化程度。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95亿元,同比增长1.61%。预计202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976亿元,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2087亿元。
据统计,发达国家的工业数字经济比例平均达到33.0%,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的15.7%。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有望带来更多流程工业相关的建设投入机会。中国第二产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2019年仅为19.5%,明显低于第三产业的37.8%。
未来,高度自动化的端到端一体化生产,将为企业带来更大回报,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则将实现制造业的深度智能化,未来的工厂将利用人工智能支持自动化流程和机械,通过智能决策应对不熟悉或者预期之外的情况,推动工业自动化行业不断发展。
未来新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相融合,将使得工厂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未来,高度自动化的端到端一体化生产,将为企业带来更大回报,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则将实现制造业的深度智能化,未来的工厂将利用人工智能支持自动化流程和机械,通过智能决策应对不熟悉或者预期之外的情况,推动工业自动化行业不断发展。
随着半导体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控制层产品、驱动层产品和执行层产品会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度会越来越高,“控制+驱动”集成产品,“驱动+执行”集成产品会越来越普及,甚至会朝着“控制+驱动+执行”集成产品方向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成为一个节点的智能终端。
本报告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资讯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